貴州永益房地產資產評估有限公司
聯系人:陳經理
手 機:13638508882
電 話:0851-84725880
郵 箱:452280503@qq.com
網 址:www.motivationfortheworld.com
地 址: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長嶺北路貴州金融城金融SOHO東座17樓22號
《貴州省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實施方案》政策解讀
2019年4月30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貴州省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實施方案》(黔府辦發〔2019〕8 號,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現解讀如下:
一、《實施方案》的制定背景
2018年5月1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的通知》(國辦發〔2018〕33號),2019年3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9〕11號),明確在全國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2019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壓縮至80個工作日以內”。2019年4月30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實施方案》。
二、制定《實施方案》的重大意義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是推進“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是實現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手段,對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高投資效益、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積極開展審批事項“減放并轉調”改革,審批時限進一步壓縮,切實提升審批辦事效率,增強服務對象的便捷體驗感與獲得感。
三、《實施方案》的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總計22條,全文聚焦改革主題,主要對改革內容、改革目標、改革任務作了細化明確。
(一)改革內容突出“兩個覆蓋”。一是改革的范圍覆蓋全省新建、改建、擴建的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礎設施等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過程 (包括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和公共設施接入服務),不包括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 能源等領域的重大工程。二是明確改革的事項全覆蓋行政許可等審批事項和技術審 查、中介服務、市政公用服務以及備案等其他類型事項,推動流程優化和標準化。
(二)改革目標突出“四個節點”。一是到2019年6月底,全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壓縮至120個工作日以內,其中貴陽市審批時間壓縮至100個工作日以內。二是到2019年底,貴陽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壓縮至80個工作日以內,其他市 (州)、貴安新區審批時間力爭壓縮至80個工作日以內,確保達到100個工作日以內;省級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與國家和全省市級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互聯互通。三是2020年上半年,初步建成“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并實現與省級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互聯互通。四是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與全國統一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管理體系。
(三)改革任務突出“四個統一”。
1.統一審批流程
精簡審批環節。取消不合法、不合理、不必要的審批事項,減少保留事項的前置條件。
調整審批時序。地震安全性評價調整到工程設計前完成。文物保護方案、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國省干線公路影響評價、環境影響評價、節能評價、取水許可等事項在開工前完成。將用地預審意見、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或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劃撥決定書作為使用土地證明文件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將供水、供電、燃氣、通信報裝提前至規劃設計方案審查完成后辦理,熱力、排水、廣電等市政公用報裝提前至施工圖設計審查完成后辦理。在工程施工階段完成相關設施建設,竣工驗收后直接辦理接入事宜。
規范審批事項。統一審批事項和法律依據,形成全省統一的審批事項名稱和申請材料,同時明確各項審批事項的適用范圍和前置條件,實行動態管理。
合理劃分審批階段。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劃分為四個階段,每個審批階段確定一家牽頭單位,實行“一家牽頭、并聯審批、限時辦結”。立項用地規劃許可階段由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牽頭審批,總時限不超過16個工作日;工程建設許可階段由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牽頭審批,總時限不超過26個工作日;施工許可階段。由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牽頭審批,總時限不超過26個工作日;竣工驗收階段由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牽頭審批,總時限不超過12個工作日。
推行聯合審圖、聯合驗收和聯合測繪。將消防、人防、技防等技術審查并入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研發數字化審圖系統,逐步實現施工圖審查網上申報、審查和全過程數字化監管。實行規劃、土地、園林、消防、人防、檔案等事項限時聯合驗收,統一竣工驗收圖紙和驗收標準,統一出具驗收意見。制定聯合測繪實施辦法、綜合技術規程,統一工程建設項目行政審批監管要求,相關部門竣工驗收監管所需測繪內容和技術要求納入綜合技術規程。
推行區域評估。在有條件的區域,推行由政府統一組織編制區域綜合評估評審。實行區域評估的,項目無需單獨編報評估評審,在土地出讓或劃撥前,政府相關部門應告知建設單位相關建設要求。
推行告知承諾制。在政府投資的社會福利類項目、省市重點工程項目及社會投資工業廠房項目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實行告知承諾制。對已經實施區域評估范圍內的工程建設項目相應的審批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
2.統一信息數據平臺
建立省級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將省級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納入系統管理,對審批環節進行全過程跟蹤督辦及審批節點控制,實現審批 全過程監管服務。
市級政府要整合建設覆蓋地方各有關部門和縣級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系統要具備“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在線并聯審批、統計分析、監督管理等功能,在“一張藍圖”基礎上開展審批,實現統一受理、并聯審批、實時流轉、跟 蹤督辦,并與省級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對接,實現審批數據實時共享。
3.統一審批管理體系
一張藍圖統籌項目實施。制定“多規合一”的規劃目錄,統籌整合各類規劃,構建“多規合一”的“一張藍圖”。建立“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實現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互聯互通。
一個窗口提供綜合服務。整合各部門和各市政公用單位分散設立的服務窗口,在各級政府政務服務中心(大廳)設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綜合服務線上線下窗口,制定“一窗受理”工作規程,完善工作機制,實現窗口統一收件、發件、咨詢,構建全省“1+10”窗口服務體系。
一張表單整合申報材料。一份辦事指南,一張申請表單,一套申報材料,完成多項審批;不同審批階段的審批部門應當共享申報材料,不得要求申請人重復提交申請材料,建立完善審批清單服務機制。
一套機制規范審批運行。建立健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配套制度,規范協調機制、督查制度、上下聯動的溝通反饋機制、管理系統運行規則、事中事后監管制度等,明確部門職責,明晰工作規程。完成改革涉及相關地方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立改廢釋”工作。
4.統一監管方式
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建立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建立紅黑名單制度,實行信用分級分類管理。建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信用信息平臺,對失信企業和從業人員進行嚴格監管。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機制。
規范中介和市政公用服務。依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建立中介服務網上交易平臺,對中介服務行為實施全過程監管。
供水、供電、燃氣、排水、通信、廣電等市政公用服務要全部入駐政務服務大廳,實施統一規范管理,為建設單位提供“一站式”服務。
四、加強組織保障
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以省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貴州省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各市(州)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要成立相應組織機構,并將本地區具體實施方案及審批事項清單,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備案。
加強培訓考核。加強對各級領導干部、工作人員和申請人的業務培訓。制定督導評估辦法,將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督查考核事項范圍。
加強宣傳引導。通過多種形式及時公開和宣傳報道相關政策措施及工作成效,加強輿論引導。
做好公眾咨詢。增進社會公眾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的了解和支持,及時回應公眾關切。
五、《實施方案》的亮點
(一)審批總時間比國家時限壓減三分之一。2019年底,貴陽市審批時間壓縮至80個工作日內,其他市(州)、貴安新區力爭壓縮至80個工作日內;比全國120個工作日以內減少三分之一。
(二)分類整合審批階段。政府投資項目,審批流程劃分為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4個階段;一般社會投資項目(除帶方案出讓用地社會投資項目及小型社會投資項目),劃分為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3個階段;帶方案出讓用地的社會投資項目,劃分為施工許可、竣工驗收2個階段。小型社會投資項目(符合區域環評且不涉及危險化學品等需要特殊審批的建筑面積不大于20000平方米的廠房、倉儲等生產及配套設施項目),劃分為立項用地規劃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3個階段。
貴州土地評估公司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