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永益房地產資產評估有限公司
聯系人:陳經理
手 機:13638508882
電 話:0851-84725880
郵 箱:452280503@qq.com
網 址:www.motivationfortheworld.com
地 址: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長嶺北路貴州金融城金融SOHO東座17樓22號
各省、自治區交通廳,北京、重慶市交通委員會,天津市市政工程局,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交通局:
近年來,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和公路建設從業單位認真貫徹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公路建設中認真開展水土保持工作,采取切實措施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認真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為進一步加強山區公路建設中的生態保護和水土保持工作,促進公路交通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如下意見,請在工作中貫徹執行。
一、總體要求
1.進一步提高對山區公路建設生態保護和水土保持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山區公路建設土石方數量大、結構物多、開挖范圍廣,容易造成植被破壞和水土流失,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大于平原區的公路建設。做好山區公路建設中的生態保護和水土保持工作,既可使生態環境得到保護,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又可保護公路設施,有利于行車安全,促進公路交通的可持續發展。
2.山區公路建設要全面落實“安全、環保、舒適、和諧”的建設理念,按照“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牢固樹立“不破壞就是Z大的保護”的思想,堅持Z大限度地保護、Z小程度地影響、Z強力度地恢復,實現公路建設與環境保護并重,公路項目與自然環境和諧。
3.各級交通主管部門要積極開展公路建設生態保護和水土保持的宣傳工作,營造愛護環境、保護環境、改善環境的良好風氣,把保護環境變成全體公路建設者的自覺行動。要加強督導檢查,對生態保護、水土保持工作做得好的項目要予以表彰并推廣經驗,對破壞環境、造成水土流失的項目要通報批評,并依法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二、前期工作階段的要求
4.山區公路建設項目,應當加強立項階段的環境保護工作,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環境敏感區可能產生的影響,提前開展相關調研分析,避免由于工作深度不足造成對環境的破壞。
5.山區公路建設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要深入研究生態環境問題。路線主要控制點和大走廊帶選擇,應綜合考慮地形、地質、水文、生態等因素,處理好與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濕地、飲用水源保護地、地質公園等環境敏感地區的關系,選擇好橋隧建設方案,避免產生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同時,要充分論證技術標準,合理確定不同路段的設計速度、路基寬度。
6.山區公路建設項目設計,應把保護沿線自然環境、維護生態平衡、防止水土的流失作為重要因素,在各專業設計中予以考慮和體現。
在路線方案選擇時,應對公路沿線周圍環境敏感區域進行深入調查,要多方案比選,充分研究不同路線方案給沿線環境帶來的影響,認真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和水土保持方案中提出的生態保護和水土保持的各項要求,合理確定路線方案。
深化工程設計方案。填高大于20米,挖深大于30米的,原則上采用橋隧方案,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在互通式立交規模型式、服務區規模、橋梁方案等方面,也要重視環境因素。
重視路基防護及排水設計。在保證邊坡自然穩定的前提下,盡可能采用植物防護或工程與植物防護相結合的設計方案。邊溝等排水設施尺寸、位置、防護應合理設計滿足排水功能要求,盡可能采用小、暗、綠的型式。
取(棄)土場應盡量減少設置數量,并進行專項設計。取(棄)土場應考慮盡量減小對坡面植物、河水流向的影響,有條件的地方,應及時綠化和設置必要的防護設施,恢復植被或覆土造地,防止水土流失。取(棄)土場盡可能布設在公路視線以外。
對服務區等公路沿線設施,應綜合考慮其功能和規模及所處的環境特點,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在地點選擇上,盡可能利用廢棄地或低產田,或利用取(棄)土場設置,減少土地占用,保護生態環境。
7.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山區公路建設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應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編制水土保持方案。
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和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的編制要遵守《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其審查審批程序按照我部《交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和水利部與我部聯合發布的《公路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工作規定》(水保[2001]12號)執行。
國家批準立項的公路建設項目,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由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組織預審,各相關部門參加;地方立項的公路建設項目,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由省級交通主管部門組織預審,同級環保、水行政主管部門參加。建設單位根據預審意見,完善相關文件,分別報環保、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8.依靠科技進步,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減少高填深挖,少占用林地或耕地,減少對植被的破壞。
貴州評估機構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